老监管员杨银海的一天
今年58岁的杨银海是温州龙湾国际机场现场指挥中心监管科一名普通的监管员,工作30多年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在一线,
负责对机坪日常运行航班保障作业进程进行监督、检查,对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进行日常管 理,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和处理,确保机坪航班运行安全、正常、高效,有序。
让我们循着他的 足迹,看看他在监管科一天的工作轨迹。
“现场,机坪情况正常,各机位适用性正常”
早上5时20分,阳光还未完全冲破黎明的束缚,机坪上静静地停泊着几架停场的航空器好像还在熟睡着,杨银海已经仔细地巡视完机坪,并将情况报告指挥室,吹响了 新的一天机坪开始运行的号角。温州机场仅机坪面积达15.4万
平方米
,有25个停机位,杨银海必须在各保障工作开始前确认机坪可以正常运行, 大到机坪道面的巡视,小到设备、设施的检查,甚至有时只是一个被丢弃的塑料袋,都不能轻视。“在机坪没有小事,每件事都有可能关系到财产和生命的安全。 ”
8
时50分,出港的航班全部起飞,进港的航班还未到达,杨银海这才有了短暂的空 闲时间,回到值班室将早上机坪情况记入台账后才拿出自带的早饭吃了起来。
10
时10分,随着进港航班的不断到达,机坪保障开始进入最忙碌的时段,有大量 的进出港航班需要保障,机坪上保障人员和车辆流量剧增,常致使联络道与服务车道交叉处滑行的飞机与保障车辆拥堵。杨银海在现场协调指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使保障车辆在 飞机等待的间隙通行,为确保机坪安全、正常、高效,有序运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杨银海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非常关注安全的每个细节,对每个区域的工作重点和每个设备的运作方式,甚至地面上每一个标志标线的区别和用途都 了然于胸,使他非常善于辨别发现各种危险源。当路过2号服务车道时,细心的杨银海发现该服务车道上的一个窨井盖稍稍翘起。这样的细节甚至很难引起他人的注意,但杨银海清楚 的知道如果有车辆碾压上去的话,很有可能造成塌陷,存在安全隐患。他马上在该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同时通报有关部门过来维修,并顶着烈日一直监守在现场指挥经过的车辆避让直 到隐患排除为止。
熟悉杨银海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性格开朗,待人随和的人,但工作中的他却非常严谨耐心。下午14时许,在机坪巡视的杨银海发现有人员横穿机坪,他立即上前阻止, 将其带至安全区域后耐心地为违章人员详细讲解规章制度,询问违章的原因,他老练又不古板的处理方式转变了机坪工作人员对机坪监管员的看法。哪怕是接受过他处罚的员工,对他 也没有任何不满或抵触,相反,他们认为杨银海是个值得信赖的人,并热情地称他“老杨”。
夜幕降临,机场千万盏华灯勾勒出这座不夜城雄伟的轮廓。夜间是机坪运行保障力量最薄弱的时候。00:40,几个延误的航班停在远机位等待放行,其中一个航班旅 客占机不肯下飞机,另一个航班旅客在飞机底下不肯上飞机,一个航班马上要滑出,同时有几个航班马上要落地。杨银海当时非常担心事态恶化,既担心机坪旅客和滑行飞机碰撞发生 危险,更担心旅客冲入跑道。他向中心值班领导王振宇汇报后,马上赶到航管道口等他,并向他简要汇报了情况。当消防员赶到协助公安处置时,他又提示消防员不要因为在客梯车上 拉扯旅客造成旅客摔伤等注意事项,并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在航班落地前守住联络道,防止旅客进入跑道。通过近一小时工作,旅客终于同意上机,杨银海一直目送飞机顺利滑出才松一 口气。
近凌晨2点,随着最后一架稍微延误的航班进港,杨银海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这就是杨银海工作的一天,值守在烈日下,坚持在寒风中,受着飞机尾气的污染,顶着 不绝的噪音,日复一日坚守在岗位上,不但没有节假日,如遇有恶劣天气导致航班延误还要加班加点,对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进行日常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和处理,从未有 发生责任原因造成的不安全事件,为旅客的出行“保驾护航”。
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舒适的空调间从不属于他,不论四季如何更替,杨银海始终以一颗执着之心坚守岗位,日复一日地付出着,没有半点马虎,换来的是机场的安全运 行。“我都习惯了。习惯了在酷热的烈日下巡查,习惯了在呼啸的北风中前行,习惯了在寒冷的冬夜里作业,习惯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