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有幸参与了EAP1小时心理课,认真学习和领会了项洁茹老师带给我们的一场心灵对话——“悦纳自我”心理疏导课程。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小小的角落,那里存放着最真实的我们,也隐藏着最“残缺”的我们。本次课程指引我们从拥有积极的自我意识阶段,到做情绪的主人,再到自我接纳之路,教会我们从积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再到与自己对话,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项洁茹老师讲述,我们每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再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从一开始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生理属性,如身高、长相;中期,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社会属性,比如在社会中的角色、权力、地位;晚期,我们有了心理自我的认识,即个体对自己心理属性的认识。因此,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要先从认识自我开始,再逐步开解、引导自己。 从老师的授课中,我意识到,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的自我意识,才能积极地肯定自我、保持乐观情绪、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但现实中,我们往往隐藏内心,很难真正学会接纳自己、包容自己,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完美,不够优秀,于是我们也会忽略与自己对话,从而陷入自卑、敏感的困境。项洁茹老师在课堂中要求我们每人参与一个描绘手印的小游戏,以此来启发我们,每个人的手印、画法都是截然不同的,也证实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需要认可自己,与内心沟通,作一场自我疗愈的心灵对话,从而走上自我接纳之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对自己和他人诚实、接纳自己要超越偏见、承认自己的问题或错误、接纳自己要专注自我成长、不要否认或压抑个人情绪。 通过此节心理课程,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纵使我有瑕疵、有缺点,但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态,就像杨绛老师说的“人生,没有什么可比的。若比美貌,我们都会老去;若比财富,我们都会失去;比生命,我们最终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心境从容,知足常乐。希望我们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珍惜当下,享受人生。(安检/陆炜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