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动态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集团动态 > 媒体报道
创新国资监管 增强国企活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4-04-22  返回

(来源:温州日报2014年4月14日   温州机场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苏友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近几年,我市国企改革取得很大成绩,国企规模实力、融资能力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和自律意识得到提高,国资监管制度和信息化平台加快建设,但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弊端,整体国资国企改革滞后,需要按照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深化、加以推进。结合国企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应当把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切入点,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通过创新国资监管来增强国企活力。

一、在国资布局结构上创新突破。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的劣势企业退出,一般性生产加工业和商业性企业要依托市场进行公司制改革,按照市场化原则,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使国有资本集中到事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对重点企业国资增量更多投向公共服务、功能要素和民生领域。我市的民营化程度很高,国企除在铁公机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电气运等公共服务提供方面作出更大贡献,以及进一步优化投资方向和投资机制外,更多领域应由民资、民企唱主角,真正通过建立市场化决定的国资进退和补充机制,实现国资按照市场规则有序进退,合理流动。

二、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创新突破。完善产权制度是国企改革的基础保障,通过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总体上看,我市在这方面涉足不多、推进不快,必须研究除承担政策性功能或特殊平台功能的少数国企外,加快推进其他国企特别是集团下属企业的产权主体多元化,大力开展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重组,依托资本市场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对适宜上市的要全部整体上市或剥离部分经营性资产上市,对竞争类企业则可通过国有资本证券化,实现国有资本与其他各类资本的融合发展。当前,还要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契机,积极寻求与央企省企的战略合作,主动对接,争取在对我市长远发展有重大支撑带动作用的领域引进大资本、大项目,从而催生并推进新兴战略产业发展。

三、在现代企业制度上创新突破。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加强董事会建设又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保障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制度基石。当前,要着重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完善市场化导向的选人和用人机制。既要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又要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国企改革坚持市场化方向,突出其经济属性和领导者的企业家属性,建立起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的用人新机制,使董事会真正有权力按照市场化的导向和要求来选人、用人和管人。类似我市国企急需的人才,完全可以加大市场化、竞争性选人用人力度。此外,对市场化程度较高或混合所有制企业可以试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二是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企业领导人与职工收入、企业效益联动,领导层与职工层的收益和企业整体效益成正比挂钩,建立差异化的薪酬体系,形成更加合理的分配激励关系。逐步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经营者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

四、在国资监管体制上创新突破。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管资产向管资本的根本性转变,实施分类监管,完善考评机制,管少管精管好,把市场能够决定的交给市场,社会有能力承担的放给社会,有为不越位,到位不缺位,在服务中促进监管,在监管中提升服务,创新形成权责法定、市场化管理运营国有资本的国资监管新体制机制,推动企业成为真正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在监管上,原则上按公共服务类、功能类、竞争类进行分类监管;在考核上,实行分门别类,一企一策,按不同标准进行考核。公共服务类企业,以确保城市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功能类企业,以完成战略任务或市委市政府重大专项任务为主要目标,兼顾经济效益。竞争类企业,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兼顾社会效益。在资金上,合理安排国资收益支出,切实增强企业内生动力,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在政策上,配套出台分类监管考核、完善治理结构、长效激励约束、规范资产处置等政策。在环境上,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培养一批有责任、敢担当的企业家队伍,促使他们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改革创新。我市现行的监管制度整体上“计划”色彩太浓、企业捆绑太死、运行效率太低,应该抓紧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深化改革,尤其要认真研究对企业实行“三定”(定职责、定内设机构、定员工编制)管理和“职员”与“工人”身份管理有否必要等问题,进一步增强企业在用工、分配、选人等方面的自主权,切实推动我市能在新一轮国企改革和国资发展中抢抓新机遇、取得新突破、创造新业绩。

五、在经营能力提升上创新突破。国企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针对我市国企规模普遍偏小、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要特别注意支持企业围绕主业开展投资经营,反对偏离主业盲目投资;要着力纠正只关注投资不重视经营、只关注投入不重视产出倾向,处理好企业投资效益、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关系。同时,我市国企还承担着国有投融资平台重任,要特别重视现金流问题,因为现金流不是外部融资所获得,而是企业主营业务才能产生,是企业自身造血功能有多强的体现,是企业的生命线!一个企业的负债率不能太高也不能过低,过低影响企业发展速度和效率,太高则会造成企业经营风险偏高。负债代表着稳定的现金流出,即贷款还本付息,负债对企业现金流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如果现金流管理不好,即便资产大于负债,企业也会有破产危险。因此,各国企在承担投融资任务时,一定要非常注重科学谋划,把抓有效投资与做强主业结合起来,以有效投资带动自身经营能力的提升,不要光看到哪里有投资的机会,还要考虑有多少现金流支撑企业投资和扩张,因为当你的负债超过了你的现金流入所能支撑的水平,你的麻烦就来了!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