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动态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集团动态 > 媒体报道
温州城市东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深化思考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4-09-03  返回

  (来源:温州日报2014年9月1日   温州机场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苏友灿)陈一新书记在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指出,以温瑞平原为大都市主中心,形成一体化的大都市核心区。温州城市东部有洞头、龙湾行政区,有瓯江口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空港新区功能区,有空港、海港,有瓯飞工程等,如何克服行政辖区及归属关系惯性思维的束缚,自觉把工作放在协同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在区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同推进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尤显重要。笔者认为,在行政区划不变、利益格局不调的情况下,大都市区特别是核心区的建设需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冲破行政区划给整体性开发建设带来的无形分割,实行一体化规划,加快整体性推进。

  一、规划蓝图共绘共融。东部区域既要高水平谋划,体现科学发展主题,突破制约温州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问题,构建大都市核心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新格局;又要高起点规划,加强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东部区域开发建设,使东部区域成我市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战场、城市能级提升的新空间、时尚之都建设的新龙头。一是重视规划覆盖性,建立东部区域规划协调机构,统一指导协调规划编制,做到“规划一张图、区域全覆盖”,真正起到统筹和龙头作用。二是重视规划融合性,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能区规划和海洋发展规划要实现“多规融合”,并与产业、交通等专项规划做好衔接。三是重视规划严肃性,加快重点区块控规编制,确保项目审批有纲可依;规定规划修改刚性程序,避免因项目落户需要而频繁修编规划。

  二、基础设施相联相通。鉴于目前东部区域土地资源紧缺、空间拓展不足、城市功能弱化等实际,区域一体化发展要重点实施投资驱动、创新驱动的“新两轮驱动”模式,把项目和投资作为经济建设重点,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不断创新项目推进,着力把基础设施框架拉好,把未来发展空间留好,为引进大产业、建设大都市提供支撑和保障。一是基础设施先行,按照高标准建设要求,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实现交通网络互联互通,重点是高速路网、国际空港、港口码头、轨道交通等;二是全力拓展空间,按照大手笔规划要求,加快瓯飞工程、浅滩二期等一批重大围垦项目建设,加速浅滩一期、瓯飞一期等垦区回填,为基础设施相联相通提供“走廊”;三是完善市政设施,按照快速度推进要求,加快推进同生产生活配套的水电气、通信、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教文卫体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着重解决城市功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旅游休闲等公共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同时,要创新投资驱动,统筹考虑建设主体、要素供给、政策处理,以及财政政策、投资融资、项目安排、建设时序等方面的支持倾斜。

  三、产业发展互补互促。东部区域要以产业升级来促进城市转型,以城市转型来带动产业升级,形成产城融合、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一是体现差异性。加强对东部区域产业发展的整体谋划,组织编制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新产业培育提升、以及时尚产业发展方向,实现统筹协调、差异定位、互补互促、错位发展,形成产业空间上的合理分布;二是严把准入关。东部区域土地资源来之不易,在项目选择上应宁缺毋滥,严把产业准入关,尤其是瓯江口新区的时尚产业、空港新区的临空产业、高新区的高新产业等,更需要跳出同构化和低层次的陷阱,抵制住低水平产业进入的诱惑,按照产业规划充分预留发展空间和建设接口;三是引进大项目。大项目、龙头项目对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聚集作用,需要举全市之力,发扬“钉钉子”精神,集中引进若干个大项目、大企业、大品牌,通过引大项目促大集聚,使之成为温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突破口和集聚发展的试点示范区。

  四、资源要素对接对流。资源要素是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一环,也是项目落地的重要保障,东部区域同样面临土地、资金、人才、科技等要素制约,需要着力破解瓶颈制约,做好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要素对接对流。一要借助外力。立足长远发展,超前编制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主动赴杭进京,积极争取省政府和国家层面的最大支持,通过增量来解决自身资源要素匮乏问题;二要挖掘潜力。通过内部挖潜,优势互补,整合东部区域内有限资源,以节约利用、集约高效、资源共享为原则,建立区域资源开发、利用、分配的良性互动机制,改善运行环境,满足发展需求;三要形成合力,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按照轻重缓急、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原则,加大资源要素的统筹调配力度,科学安排,形成合力,最大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要素实效性。

  五、生态环境联防联控。东部区域的产业发展、设施建设、海洋开发、围垦造地等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处理好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各行政区、功能区和企业共同的责任。一要坚持生态优先理念。把生态文明贯穿于东部区域开发建设始终,把优化生态环境作为基础工程,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重要方向,把弘扬生态文化作为核心内容,切实把东部区域建成山水智城、品质之区。二要扩大城市生态空间。加强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同努力扩大环境容量,逐步解决环境设施欠账多、生态产业发展慢、社会环境意识差等问题。三要改善生态人居环境。处理好保护、开发、修复的关系,做到“三统筹”:统筹做好“生态保护”,树立“蓝色海洋”理念,重视瓯江、海洋、海岛环境治理;统筹做好“生态修复”,树立“绿满东部”理念,推进绿色区域、生态廊道建设;统筹做好“生态建设”,树立“五水共治”理念,推进以“治水”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

  六、体制机制创新创优。东部区域有洞头县、龙湾区及瓯江口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空港新区管委会和瓯飞工程指挥部,还有机场集团、温州港集团等多个实施主体,也涉及群众利益诉求、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民本保障、开发收益分配等利益兼顾问题,必须大胆进行改革,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强统筹协调,实现一体化发展。一是创新建设管理体制。当前需尽快建立一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强有力的市级管理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城市东部空间规划、产业布局、开发建设、资源要素等方面的有效统筹,今后通过进一步的实践探索和深化改革,走出一条适合东部科学发展的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新路子,真正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创优。二是创新要素引导机制。尤其是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土地指标的引导功能,合理安排项目建设时序,大胆创新资金筹措机制,鼓励民资、外资、国资一起上。三是创新项目推进机制。推进政策处理的“联手”机制,要求各实施主体,主动与县区、乡镇街道对接,联手做好政策处理工作;推进项目审批的“联合”机制,要求各级审批部门和各个项目业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开辟“绿色通道”;推进工程管理的“联动”机制,要求各级监管部门和项目业主联动施工、监理单位,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确保东部区域整体开发建设和一体化发展顺利推进。

 [打印]  [关闭]